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请悉知。
1973年夏天,岳阳的天空像是被人撕开了一道口子,雨水哗啦啦地下个不停,像是要把整个大地都吞进去。
湘江、资江、沅江、澧水四大水系汇入洞庭湖,湖水疯涨,长江水位也跟着拔高,南北夹击,整个湖区成了一片汪洋。
华容县的百姓开始慌了,水势越来越猛,田地快要被淹,房屋眼看着也撑不住了。
人们带着家里老小,挑着细软,牵着牲口,拼命往南山方向撤,队伍绵延好几里地。
哭喊声、牲口的嘶叫声混杂在一起,空气里全是泥土和湿漉漉的水汽味道。
可就在所有人都拼命往高处逃的时候,一辆吉普车逆着人流冲了过来,车上坐着的人,正是地委副书记张月桂。
他脸色沉着,看着眼前的景象没说话,司机猛踩油门,车子一路往洪水最凶猛的方向疾驰。
洪水的脾气,谁也琢磨不透
岳阳是湖区,年年防汛,年年惊心动魄,但1973年的这场洪水,来得太猛了。
6月,雨水像是不要钱似的往下砸,整个湖区的人都盯着水位,心里直犯嘀咕。
湘江、资江、沅江、澧水的水全冲进洞庭湖,长江水又顶着不让退,湖水一天涨过一天。
短短几天,整个岳阳的水位就到了历史最高点,300多万亩农田眼看着就要被吞没。
地委开了个紧急会议,决定派干部下乡巡查,看看哪里最危险,哪里最需要人手。
张月桂正吃着饭,接到命令,筷子一放就往外走,随手拿起雨衣,带着几个人就往湖区赶。
人往高处走,他往水里冲
mk体育官网在线入口7月6日,华容县插旗大堤传来噩耗——大坝开始渗水,水柱冲天而起,电排站的围墙直接被水冲垮,高压电线一根根倒下,整个堤坝下沉了一米多。
消息一出,百姓们不敢再等,纷纷往南山方向撤离。
道路上全是人,有的背着包袱,有的牵着牛羊,孩子被大人抱在怀里,哭得上气不接下气。
人群汹涌,谁都想快点离开这个鬼地方。
可就在这时,张月桂的吉普车迎着人流冲了过来,车速很快,车窗外的人影一晃而过。
同行的干部看着这场景,忍不住低声道:“人心散了,情况不乐观。”
张月桂没吭声,眼神紧紧盯着前方,他的任务不是撤退,而是守住这条命脉。
抢险现场,没时间犹豫
到了现场,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。
堤坝的渗水口越来越大,湖水像疯了一样往外涌,民工们拼命往上填土,可刚倒下去的沙袋立刻被水冲走,根本挡不住。
插旗公社的干部已经调集了上万名民工,大家分工明确,有人在闸外围筑坝,有的拿着推土机铲土,还有人直接跳进水里,试图用身体堵住渗水口。
可是洪水的力量太大了,眼看着水位还在上涨,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张月桂站在堤坝上,衣服湿透了,脸上全是泥水。
他盯着水流,突然问县委副书记刘敬农:“有没有别的办法?”
刘敬农皱着眉头,盯着水面,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:“用大油布封堵渗水口。”
死马当活马医,搏一把
这主意一出,大家立刻行动。
二十多个水性好的潜水员被紧急召集,他们分成两队,拖着一块30多平方米的大油布潜入水下,试图盖住裂口。
刚开始,水流太急,油布根本盖不住,几次都被冲开了。
张月桂站在岸上,盯着水面,眉头紧皱,一句话都不说。
终于,几个潜水员冒着被水流卷走的风险,把油布牢牢盖住裂口,渗水明显变小了。
成千上万的民工立刻行动起来,抬石头、挑泥土,拼命往油布上压。
几小时后,渗水终于止住,堤坝保住了。
洪水退去,惊魂未定
7月7日凌晨,南县的支援物资才刚刚运到,可此时,险情已经解除。
华容的干部站在堤坝上,朝着远处的船只喊:“险情排除了,不需要杉木和草袋了,谢谢南县同志的支援!”
洪水终于退去,百姓们松了一口气,开始陆续回到家里,清理被水泡过的房屋和田地。
人们都知道,这次要不是张月桂和那些干部拼了命守住堤坝,整个华容县的田地怕是早就被水吞了。
而张月桂呢?他没多说什么,换了身干衣服,又带着人赶往下一个险情点。
这事就这么过去了
洪水退了,日子还是要过,田还是要种,房子还是要修。
但那天晚上,站在水里的那些人,谁都不会忘。
有些人觉得,干部嘛,抗洪救灾是他们的工作。
但真到了生死关头,敢站在水边不走的,又有几个?
张月桂没说自己伟大,也没刻意去做什么英雄事迹,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。
但就是因为有人愿意站出来,这座城市才能一次次挺过天灾。
这事就这么过去了,洪水年年有,但人还在,堤坝还在,田地还在,这就够了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!
留言框-